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释净源北宋 1011 — 1088
全宋文·卷九九○
净源一○一一——一○八八),俗姓杨字伯长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初依东京报慈寺海达大师得度,历参名师,得《华严》奥旨,声誉籍甚,四方宿学推为「义龙」。
尝开法泉之清凉、苏之观音、杭之祥符、湖之宝阁、秀之善住,后主杭之慧因院。
屡坐大道场,阐扬圆顿极旨。
著述颇丰,有《法华集义通要》十四卷、《华严经疏注》一百二十卷(残存)、《华严原人论发微录》三卷(存)、《王经》四卷(存)、《肇论中吴集解》三卷(存)等。
元祐三年卒,年七十八。
见《补续高僧传》卷二,《释氏疑年录》卷七。
师名净源
字伯常
姓杨氏
生而敏慧。
东京报慈寺海达大师得度。
奋志参寻。
初见华严承迁。
次见横海明覃。
后见长水子璿
尽得华严奥旨。
声誉籍甚。
住泉之清凉。
苏之观音。
杭之祥符
湖之宝阁。
秀之善住。
左丞蒲公守杭。
尊其道。
慧因院易禅为教。
命师居之。
所至。
缁素景慕。
师笔力遒劲。
合华严證圣正元二疏为一以便观览。
制华严楞严圆觉三忏法。
及作法华集义通要十四卷。
又疏解仁王般若等经。
高丽国王子为僧曰统义天。
航海而来。
问法于师。
朝廷遣侍讲杨杰馆伴。
化及外国。
其道可知矣。
元祐三年冬示寂。
茶毗。
得舍利无数。
瘗于慧因院之西北。
寿七十八。
先世泉之晋水人。
故学者以晋水称之。
赞曰。
法界无尽  一心洞明  奋厥馀力  诠释群经 作式垂范  聿有骏声  慕法者众  海国扬舲
净源
字伯长
杨氏子。
生而敏慧。
东京报慈寺海达大师得度。
奋志参寻。
初受华严于五台承迁。
次见横海明覃。
后谒长水璿法师
尽得华严奥旨。
四方宿学。
推为义龙。
声誉籍甚。
开法泉之清凉。
苏之观音。
杭之祥符
湖之宝阁。
秀之善住。
屡坐大道场。
阐扬圆顿极旨。
左丞蒲公守杭。
尊其道。
慧因院。
易禅为教。
请师居之。
道风大振。
师笔力遒劲。
合华严證圣正元二疏为一。
以便观览。
制华严楞严圆觉三忏法。
及作法华集义通要十四卷。
又疏解仁王般若等经。
义天者。
高丽国王第四子。
辞荣出家。
封祐世僧统
元祐初
入中国上表。
乞传贤首教。
归朝弘扬。
敕有司。
举可授法者。
诚法师对。
诚法师者。
东京觉严寺。
讲华严经。
历席既久。
学者依以扬声。
其为人。
纯至少缘饰。
高行远识。
近世讲人。
莫有居其右者。
上表举师自代。
曰。
臣虽刻意讲学。
识趣浅漏。
特以年运已往。
妄为学者所推。
今异国名僧。
航海问道。
宜得高识博闻者。
为之师。
窃见杭州慧因僧净源
精练教乘。
旁通外学
举以自代。
实允公议。
上可其奏。
朝奉郎杨亿馆。
伴至慧因
受法诸刹。
迎饯如行人礼。
初华严疏钞。
久已散坠。
义天持至咨决。
遂得复全。
义天。
业就还国
留金书华严三译本。
一百八十卷。
慧因
师乃建阁。
奉安之。
时称师为华严中兴之祖。
师。
之道遂大行海外矣。
元祐三年冬
示寂。
茶毗获舍利无数。
塔于院西北。
寿七十有八。
义天念法乳。
遣侍僧寿介等。
过海致祭焉。
师先世。
泉之晋水人。
故学者。
晋水法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德普北宋 1025 — 1091年1月2日
禅师名德普
绵州蒲氏子。
少尚气节。
博观有卓识。
富乐山静禅。
师合爪作礼曰。
此吾师也。
静与语奇之。
携归山中。
阴察之。
其作止类老头陀。
静曰。
此子赋性豪纵。
不受控御。
而能折节。
杵臼炊爨间。
以事众为务。
是为希有。
年十八得度受具。
秀出讲席。
解唯识起信论。
两川无敢难诘者。
号义虎
圭峰疏义多臆识。
擿其失处。
诫学者不可信。
老师皆数之。
曰。
圭峰清凉国师所印可。
汝敢雌黄。
蚍蜉撼树之论。
汝今是矣。
叹曰。
学者以名位惑久矣。
清凉圭峰非有四目八臂也。
奈何甘自退屈乎。
佛法其微矣。
此其兆也。
惟胜禅师还自江西
吕大防微仲
龙图阁直学士
出镇成都
执弟子礼。
日夕造谒(或室)。
衣禅者衣。
窃听其议终日。
一不能晓。
归卧看屋梁。
曰。
昔尝业讲有声。
吕公世所谓贤者。
相与詶酢。
敬信如此。
而吾乃不信。
可乎。
然所疑未解。
坐寡闻也。
乃出蜀。
荆州金銮。
夜与一衲。
偶忘其名。
衲见了山情庵主。
普闻其饱参。
问之曰。
经论何负禅宗。
长老多讥呵之耶。
衲曰。
以其是识情义理。
思想边量。
非能发圣得道。
脱有得道发圣者。
皆藉之以为缘耳。
傥不因自悟。
唯经论是仗。
则能读能知。
能见解者。
證圣成道去矣。
宁尚与仆辈。
俯仰耶。
唯以死语是所知障。
故祖师西来也(一本云。
明祖师西来之意也)。
如经言。
一切众生本来成佛。
汝信之乎。
对曰。
世尊之语。
岂敢不信。
衲曰。
既信矣。
则尚何区区远来乎。
对曰。
禅宗有别传法。
故来耳。
衲笑曰。
是则未信。
非能信也。
曰。
其病安在。
衲曰。
积翠南禅师出世久。
子见之。
不宜后。
见则当使汝疾有廖矣。
即日遂行。
熙宁元年至黄龙。
问。
阿难问迦叶。
世尊付金襕外。
传何法。
迦叶呼阿难。
阿难应诺。
迦叶曰。
倒却门前刹竿著。
意旨如何。
南公曰。
上人出蜀。
曾到玉泉否。
曰曾到。
又问曾挂搭否。
曰。
一夕便发。
南公曰。
智者道场。
关将军打供。
与结缘几时。
何妨。
默然良久。
理前问。
南公俛首。
趋出大惊曰。
两川义虎
不消此老一唾。
八年秋
螺川
待制刘公沆。
请住慧云禅院七年。
迁住禾山十有二年。
元祐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谓左右曰。
诸方尊宿死。
丛林必祭。
吾以为徒虚设。
吾若死。
汝曹当先祭。
乃令从今办祭。
众以其老。
又好戏语。
复曰。
和尚几时迁化。
曰。
汝辈祭绝即行。
于是帏寝堂。
其中。
置祭读
跪揖上食。
饮餐自如。
自门弟子。
下及庄力。
日次为之。
至明年元日祭绝。
曰。
明日雪晴乃行。
至时晴忽雪。
雪止安坐。
焚香而化。
阅世六十有七。
坐四十九
全身塔于寺之左。
赞曰。
初云庵自九峰庐山
诸方禅者毕集门下。
杂还多英俊。
而云庵尝敛眉曰。
法道乃今而后。
未可知也。
有问其意。
曰。
先师在黄檗
众不满百。
而明眼辈几半。
今虽三倍当时。
然才一两人耳。
余时年少。
心非其论。
元普禅师
南公晚子也。
而其行已卓绝。
且如此。
则云庵之言。
如百衲帔。
天寒岁晚。
乃见效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义天北宋
简介
本名王煦字义天,后为避宋哲宗讳,以字行。
高丽文宗之子,少时出家为僧。
曾入宋求法。
回国后奏请置教藏都监兴王寺
殁后,肃宗王颙赐谥大觉国师,又设《仁王经》道场,与群臣皆玄冠素服,辍朝三日而追悼之。
尝读文烈公集。
大觉国师碑。
师以王子求出家。
宋闻道
贤首达摩天台慈恩南山等五宗法门。
至泗上礼僧伽塔。
天竺寺礼观音像。
皆放光明。
辽天祚帝闻其名。
送大藏经诸宗疏钞六千九百馀卷。
京法师云谞。
高昌国阇梨尸罗缚底。
亦皆以策书法服为问。
人来聘者皆请见。
吾使入辽。
则必问师安否。
日本人求师碑志。
其为异国所尊如此。
师馀力外学经史百子。
皆寻其根抵。
率尔落笔。
文辞平淡而有味。
令得数诗尝味之。
文烈公平淡之言。
信哉。
到飞来方丈。
普德圣师云。
涅盘方等教。
传授自吾师。
两圣横经日。
(元晓义相。
受涅槃维摩经于师)高僧独步时。
随缘任南北。
在道勿迎随。
可借飞房后。
东明古国危。
(师本高句丽盘龙寺沙门飞房至百济孤大山。
后神人见于高句丽马岭
告人曰。
汝国败无日)题锦石庵云。
老苔班似锦。
瑞石列如屏。
时有高僧倚。
长眠养性灵。
龙岩院云。
踏尽残花上翠微。
徘徊瞻景欲忘归。
他年若也酬前志。
高卧烟霞与世违(补闲集)。
义天者。
高丽国王第四子。
辞荣出家。
封祐世僧统
元祐初
入中国上表。
乞传贤首教。
归朝弘扬。
敕有司。
举可授法者。
诚法师对。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吴则礼北宋 ? — 11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1 【介绍】: 兴国永兴人字子副号北湖居士
吴中复子。
以荫入仕。
哲宗元符元年卫尉寺主簿
徽宗崇宁中累官至直秘阁、知虢州三年,编管荆南
晚居江西豫章
有《北湖》。
全宋诗
吴则礼
~一一二一),字子副号北湖居士兴国永兴(今湖北阳新)人。
以父中复荫入仕,曾官军器监主簿
哲宗元祐初,入河东经略使幕。
徽宗崇宁初,以事贬荆南
五年(一一○六),遇赦归润州,后定居盱眙(诗中累及都梁山僧伽塔、北湖都在盱眙)。
宣和初起知虢州
三年,卒于任。
遗著由其子坰缀辑为《北湖》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北湖》十卷,长短句一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五卷,其中诗四卷。
事见四库辑本卷首宋韩驹北湖集序》。
 吴则礼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涵芬楼影印清抄本《简称涵芬楼本》、宋人集乙编本(简称乙编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一七○三
吴则礼
——一一二一),字子副号北湖居士兴国永兴(今湖北阳新)人,中复子。
以父荫入仕,元符元年卫尉寺主簿
崇宁中累官至直秘阁、知虢州
三年,编管荆南
晚居江西豫章
宣和三年卒。
著有《北湖》十卷。
见《宋史》卷二○八艺文七,《宋诗纪事》卷三二,《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全宋词》第七三四页。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